河北正定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考试(理科) 一、单选题50题,第1—40题每题1.5分,第41—50题每题2分,共计80分。 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 下列关于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于1967年 B.欧共体是美国主导下的经济政治集团 C.欧共体的成立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 D.欧共体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欧盟 3. 20世纪50~80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 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B.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 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D.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 7. 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A.结束越南战争 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 C.撤出古巴导弹 D.签订《华沙条约》 8.在中国古代,“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释不正确的是 A.“自足”即产品富足 B.带有封建性和落后性 C.生产的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D.生活的主要组织形式以家庭为单位 9. 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有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 10.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右图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 11.在我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供风形式也不断发生着革新。下列各项中,正确体现供风形式革命性变化过程的是 A. 自然通风一人力皮囊鼓风一畜力马排鼓风一水力鼓风 B. 自然通风一畜力马排鼓风一人力皮囊鼓风一水力鼓风 C. 自然通风一人力皮囊鼓风一水力鼓风一畜力马排鼓风 D.自然通风一水力鼓风一畜力马排鼓风一人力皮囊鼓风 15.对于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其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②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不能一概否定 ③古代历朝大都执行这一政策,影响深远 ④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16.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17.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是 ①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③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劳动力也开始成为商品 ⑤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形成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8.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是 ①政府投资兴办②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兴办③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④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23.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 数量(家)723?100153 A.2 B.31 C.73 D.193 24.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纺织业、采矿业是当时最大的两大工业 ②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仍然没有形成 ③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④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5.某历史书籍记载在1922年有一个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民族的独立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C.冲破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抑制洋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