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 数量(家)723?100153 A.2 B.31 C.73 D.193 24.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纺织业、采矿业是当时最大的两大工业 ②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仍然没有形成 ③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④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5.某历史书籍记载在1922年有一个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民族的独立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C.冲破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抑制洋货 26. 1981年10月,承包了28亩棉田喜获丰收的山东高唐县农民王本跃夫妇赶着大车售新棉,当时他所处的情形有 A.他联合部分农户组织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他被定性为走资本主义道路 C.他承包的土地被收回集体经营 D.高唐县推广“包产到户” 27.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28.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9. “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有 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 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 D.对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 30. 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地位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1. 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八大 32.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符合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 D.计划经济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3.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的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34.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