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牡一中高一历史下册质量期末考试检测试卷(有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牡一中2010—2011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学年历史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
    2.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
    B.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C.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3.瓷器在英文单词中是CHINA。古代中国瓷器制造领先世界,被西方国家誉为“瓷器大国”。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4.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5.17世纪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国家是()
    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
    6.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A.万能蒸汽机、火车机车B.电灯泡、电动机
    C.汽车、汽轮D.电话机、内燃机
    7.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①自然经济②民族工业③洋务企业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8.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它“新”在()
    A.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国家控制经济命脉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9.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10.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
    1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①世界银行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③关贸总协定④联合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2.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13.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当时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B.人民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1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次高潮”,它的不同点是()
    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B.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C.一直受到中国政府的严厉限制
    D.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