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下册第20课课堂测试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答案】 D
    6.列宁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列宁认为(  )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
    C.俄国要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必须先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
    【解析】 A、D两项明显不对;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是为了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而采取的一项应急措施,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是一种超前行为;只有C项与新经济政策以及列宁的话相符。
    【答案】 C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回答7~8题。
    7.1937年后,苏联的农村生产资料状况主要是(  )
    A.农民私有 B.集体所有
    C.全民所有 D.社会所有
    【答案】 B
    8.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所不同,它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其主要目的是(  )
    A.使苏联经济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
    B.追求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C.重工业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D.增强苏联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解析】 应联系当时的国际背景进行思考。
    【答案】 B
    在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逐步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回答9~10题。
    9.下面说法不能体现斯大林模式特点的是(  )
    A.高度的经济政治集权模式
    B.强调重工业始终处于战略优先发展的地位
    C.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D.注意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答案】 D
    10.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在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列强包围的形势下形成的②它极大地调动了苏联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④它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并对以后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各领域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斯大林模式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②错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