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日本输入中国商品总值表。一战期间美国、日本对华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B.美国日本乘机扩大了对华经济侵略 C.群众性的抵制日货运动蓬勃兴起D.西方列强在华侵略格局发生变化 24.著名学者费正清曾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1911年的革命不能建 立西方式的新中国呢?”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你认为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A.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25.“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6.促使中国由传统的交通运输到近代运输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①近代化轮船、火车的引进 ②汽车、电车的引进 ③北方马车的淘汰 ④南方传统舟船的消失 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7.有资料说:“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自唐代起,中国就有了邸报。但邸报的作用仅限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非是皇帝诏令,诸臣奏议与宫廷动态而已,且只供官吏士大夫阅览。及至晚清,欧美传教士和商人来华办报,将西方报纸模式输入中土,开启中国近代报业之端绪。从上述资料中可以获取有关中国报纸起源的信息是 ①唐代“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②晚清时中国有了近代报纸 ③“邸报”是官吏士大夫创办的私人性质的报纸 ④中国近代报业是欧美传教士和商人开创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8.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29.20世纪90年代在任美国总统说:美国是靠变革而繁荣的……但是我们这个国家在太长的时间中用太多的方法放任自流……12年来,利益逐层渗透的经济理论在堆积如山的联邦债务上造成一种虚假繁荣。全国放任自流的结果使如此众多的美国家庭,甚至连双亲工作家庭都不再为他们的孩子做提高生活的美国梦了。为改变这种状况,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既反对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30.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A.垄断组织的产生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31.下列对图一、图二、图三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三种不同时代经济结构比较示意图 A、图一的经济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B、图二的经济结构是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C、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三的经济结构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32.“对发展经济来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