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D 【点拨】A、B在巴黎公社中已经实践过。C俄国并不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9.(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11题)马克思曾经评论道:“由于俾斯麦的特别法令,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先生已经以叛国罪被逮捕,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敢于履行他们作为德国议员所承担的责任,即在联邦国会里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投票反对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抨击想要把德国变成普鲁士兵营的企图。”上述评论的历史背景是 A.普法战争 B.拿破仑战争 C.德意志帝国成立 D.路易•波拿巴政变 【答案】A 【点拨】考查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 反对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亚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因此材料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10.(2008年广东高考20题)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答案】B 【点拨】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这些发明家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说明他们没有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提出一些超乎寻常的做法,因此是空想。故选B符合题意。 11.(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33题)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 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 D.1949年中国的南京 【答案】C 【点拨】从首都、宫邸和不远处河面上战舰的炮声 等信息综合判断,该起义是俄国十月革命中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2.(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21题)《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 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D 【点拨】此题考查对巴黎公社概念的全面把握。从背景看①解读正确,从过程和性质看③④解读正确,建立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从材料中萌芽一词也反映了这点,故选D。 13.(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18题)严冬季节,一个煤矿工家庭的母子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家里为什么不生火?”母:“因为我们买不起煤。” 子:“为什么买不起?”母:“因为你父亲失业了。” 子:“父亲为什么失业?”母:“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 这段话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它最可能出现于( ) A. 1825年的英国B.1861年的俄国C.1868年的日本D.1871年的德国 【答案】A 【点拨】母子对话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问题即产销矛盾。生产的相对过剩是导致经济危 机的直接原因。1825年,英国爆发了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 14.(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20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 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 【答案】D 【点拨】属于中等难度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比较能力。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分别是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故正确答案为D项英法德。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属于纯记忆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所以选D。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