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度 余姚中学 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第一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34小题,每题1.5分,共51分) 1.在学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知识后,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一位同学不可能被周武王封为诸侯王 A.甲同学为姬姓贵族 B.乙同学帮助周武王打败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C.丙同学回到了商朝,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 D.丁同学做了平民,才能与人品俱佳 2.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④有利于强化王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宗法制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C.嫡长子都称为大宗 D.用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4.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礼乐制度的破坏 5.秦王赢政把“皇帝”作为自己名号的主要目的是 A.永续秦的统治 B.树立个人权威 C.加强中央集权 D.巩固秦的统一 6.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确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皇帝制度 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7.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8.在公元前213年的一天,一位秦朝官吏在赴任的途中,马匹受惊踩死了一位农家小孩子后扬长而去,为此这位小孩子的父母想告这位官吏。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小孩的父母应该 A.找御史大夫 B.直接找皇帝 C.找丞相 D.找这位官吏的上一级 9.西汉初年的政治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差异在 A.中央机构 B.地方制度 C.皇帝权力 D.根本目的 10.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降职或罢免)。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不敢扬声。材料能够说明秦朝 ①官场的腐败②潜伏统治危机③相权威胁皇权④君臣关系极不正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A.尚书被中书取代 B.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 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割相权 12. 右图是隋唐的三省六部,这一制度完善了自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B.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C.有利于人才的选用,保证了政治清明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工作效率提高 13.“军机大臣膝跪地,上传下达传帝意。”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设于康熙帝时,撤于光绪帝时②军国大事均由军机大臣议决③它的设立显示出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④是清朝前期加强专制皇权的重要手段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4.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答:“金榜题名者快活。”有人说:“功名成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15.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 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1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三省六部制 ②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 ③明朝的内阁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