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D 《权利法案》不是宪法,各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不同,但都属于近代政体。 16.B解析: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应抓住其工业革命的完成需开拓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分析。A是重要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C是直接原因,D是借口。 18. A 从材料最后一句可以看出所持态度为“中立”,再联系“内战双方”,即可判断材料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侵略者采取中立观望的态度,准备坐收渔利。 19.D解析: 列强侵华在经济方面的趋势:从《南京条约》开口通商,协定关税,体现了商品输出为主,到《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体现了资本输出为主。 20.D 结合时代背景,可排除A、C两项,B项不符合史实,甲午战争中,日本并未占领台湾,而是战后割让台湾。 21.B【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最主要的表现是B项。 23.D【解析】中共二大在充分分析和认识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25.D解析: 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蒋介石二十年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灭”,可以判断,该事件发生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二十年之后,符合要求的是D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1945年,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和三大战役的胜利是1949年。 26.答案: (1)不同:材料一认为皇帝应总揽全国一切大权;材料二认为权力来自人民,反抗强暴统治是上帝赋予人民的权利。 (2)不同特点: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趋势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3)不同影响:中国的政治体制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它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英国的政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27.答案要点 (1)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从而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4分) (2)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握有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 (4分,答对4点即可得满分) (3)政体:君主立宪政体、民主共和政体。 不同:法国议会有选举总统的权力,对政府行使监督权; 德国议会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对政府没有监督权。(4分) (4)特征:以议会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至上原则);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实行民主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2分,答出2项即可得满分。) 【解析】第(1)问材料引自《权利法案》,答出其影响即可。(2)“把总统关在笼子里”,意思即约束总统的权力,美国通过选举制、任期制、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等方面实行约束。答对四点即可。(3)德国与法国的政体不同,前者是君主立宪,后者是民主共和。议会权力也不同,前者没有实权,不能监督政府;后者可以选举总统,对政府实行监督。(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代议制的特点,可从议会、分权、民主、政党等角度归纳。答出两项即可。 28.答案要点: (1)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 (2)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 (3)甲午战败使中国损失巨大,民族危机加深,引发维新运动 解析:(1)结合材料分析梁启超的话,可以从影响到战争胜败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来组织答案,而且一定要体现出尽管中日实力差距不大,但发展的趋势却是大相径庭,这对答题方向很重要。(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为发动战争做了精心的准备,而当时的清政府政治腐败,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全国一致抗日。(3)甲午战争的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欲望,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各个阶级、阶层开始挽救民族危机,维新运动就是最直接的代表。 29.答案 (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社会风俗的变化。反封建、反传统、反旧道德等。 (3)爱国主义情感。 (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深入到工人中间,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0.答案 (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分)条约:中日《马关条约》。(1分) (2)反和平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分)常规战争罪:南京大屠杀;(1分)反人道罪:细菌战、毒气战。(1分)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1分)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或者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1分) (4)是中国人民在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或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或答中国收回了台湾,或答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上四点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