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浙江省临海市白云中学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2.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C.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3.中华民族取得的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个完全胜利是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二、非选择题(34题12分,35题12分,36题10分,共34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下面是某节历史课上学生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
    表演一 秦始皇:“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三人的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
    表演二 唐太宗:皇帝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合理之处,于是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所属部门交给六部办理。
    材料三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四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3分)
    (2)表演一和表演二所反映的秦朝和唐朝的中央官制各是什么?(3分)宋元明清的中央最高执行机构分别是什么?(3分)
    (3)唐朝的这“三省”作用是什么?最终是为谁服务的?(3分)
    35.材料一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2分)
    (2)诗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1945年台湾在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2分)
    (3)诗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2分)
    (4)诗③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2分)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2分)
    36. 阅读下列材料: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 ——摘自百度百科
    ⑴根据材料回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定义是什么?(4分)
    ⑵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是怎么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6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