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白云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根据卷面整洁和书写的规范程度可获得0~5分的加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6分。) 1、周朝分封制下不能得到分封是 A.王族 B.功臣 C.奴隶 D.先代贵族 2、商代政治的特点不包括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贵族以血缘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C.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D.大规模实行分封制 3、分封制在西周前期的主要影响是 ①扩大了统治范围 ②加强了地方的统治 ③巩固了周天子地位 ④形成了割据混战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父系家长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5、《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7、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8、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开始,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权力日益被分割 9、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 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 10、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 C.加强了对藏族地区的管辖 D.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11、清朝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是 A.采用三省六部制 B.废除丞相 C.设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12、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何者 A.汉代的内外朝制 B.唐代的三省制 C.明代的内阁制 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13、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D.专制军权受到强烈冲击 14、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15、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出现在: A.淞沪会战中B.太原会战中 C.徐州会战中 D.枣宜会战中 16、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这是为了: A.抗击八国联军 B.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17、1937年8月9日《申报》的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示,宣布“本刊从今天起,转变以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团结抗战 B.报刊在社会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春秋》的宣传立场是抗日救国 D.《春秋》是共产党主办的报刊 18、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B.台儿庄战役 C.南京大屠杀 D.中共七大的召开 19、《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20、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 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D.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达上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