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上册9月月考测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藁城市一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月考一
    高 一 历 史 试 题(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与曹姓形成直接相关的制度应该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为宋景公所灭
    2.历史知识中,“事实”和“解释”并不相同。学习历史就要知道如何分辨两者的区别。以下的历史叙述中,属于“解释”的是( )
    A.西周建立后对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封邦建国制
    B.商鞅依据军功授爵,爵位分为二十级
    C.孔子整理古典文献,编订了《诗》《书》《礼》《易》《春秋》
    D.宗法制保证贵族的政治特权,稳定内部统治秩序
    3.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对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是上了年纪的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
    A.强调血缘纽带
    B.重视尊卑贵贱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D.有利于凝聚宗族
    4.秦灭楚后,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秦代长沙郡以今长沙地区为中心,涵盖了湖南大部分地区。该郡( )
    A.设置晚于琅琊郡(今山东境内)
    B.下辖若干县、乡、里
    C.郡守由丞相任命,定期向丞相述职
    D.县令由郡守任命,定期向郡守述职
    5.《书序》说:“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这里所说的“诸侯” ( )
    ①臣服于商王朝
    ②相对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
    ③可以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
    ④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这表明( )
    A.郡县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
    B.周王是天下唯一大宗与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C.宗法制的确立割断了“国”与“家”之间的关系
    D.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7.“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8.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①县的地位比郡高
    ②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
    ③县的出现比郡早
    ④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 顾亭林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有必要“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对此认识有误的是( )
    A.材料中封建指分封制
    B.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地方权力过大
    C.作者主张废除郡县制
    D.郡县制的弊端在于中央权力太大
    10. 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出土了一千一百余枚秦代竹简。墓主人生前任县令史,竹简法条是他抄录的有关法律文书,记录了刑事、经济、民事和官吏管理的法律条文,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从中可以得到秦朝的确切信息是( )
    A.关心民众生活 B.加强专制集权
    C.形成立法规范 D.进入法治社会
    11.《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12.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