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17、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 A、 削弱中央大将和丞相的权力 B、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C、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D、 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 18、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一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 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含义的史实是 A、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 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C、 清朝设置军机处 D、 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19、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 设“三衙”,收精兵 B、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C、 派文臣做州郡长官 D、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0、有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朝代加强皇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中朝 B、 宋代设立枢密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权力 C、 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D、 元朝废除三省制,只设中书省 21、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 22、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C、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23、万历初年,内阁首府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这件事反映的是 A、说明张居正擅权专恣 B、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提高,权利日益增大 24、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 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5、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标志是因为 A、 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 B、军机处权压南书房 C、 内阁名存实亡 D、 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皇帝完全掌握军政大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26题12分 27题13分 计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 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成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