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欧洲人坐头把交椅,为了防止局面失控,美国财政部设计了诸多重大议题,赞成票必须达到85%以上才能实施的条款,相当于赋予美国财政部(17%投票权)一票否决权。而在世界银行,由于是美国财政部挑选行长,在完全掌握人事权的情况下,只有很少的情况下才设置85%赞成票的门槛,以便提高“效率”。 材料3: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 ——以上材料均摘自宋鸿兵编著《货币战争》 请完成: (1)依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会出现“特里芬难题”? (2)材料2反映了哪一实质问题?材料3中尼克松的决定反映了哪些现象?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简要评价二战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解析:第(1)问可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依据材料1中“美元的供应必须不断地增长”等信息进行思考;第(2)问中的“实质问题”可结合材料2中“赞成票必须达到85%以上才能实施的条款”等信息进行归纳,“现象”应注意结合材料3中“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等信息展开分析;第(3)问应联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 答案:(1)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必然要求美国具备国际收支平衡和拥有绝对的黄金储备优势,从而形成难以解决的矛盾。 (2)实质问题: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现象:美国放弃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3)①以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为基础,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强了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的控制。 附:课内答疑站 一、学习思考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何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教材P151) 提示:二战后,除美国外,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的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实力大大削弱,而美国则凭借其在战争中树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最终通过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如何理解美国在关贸总协定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这三大支柱中拥有的特殊地位?(教材P152) 提示:由于美国在二战后初期的经济优势,关贸总协定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会员国的投票权的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所以股金份额较多的美国对世界金融与贸易的走向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所以说美国在这三大支柱中拥有特殊的地位。 二、自我测评(教材P15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应从建立的背景、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加以概述)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通过“关贸总协定”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152) 1.材料一中美国“怀特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企图依靠自身经济的绝对优势地位,抢占世界经济霸权,建立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2.材料二中英国“凯恩斯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通过建立“国际清算联盟”,与美国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英国在国际金融货币问题上争夺的结果。 提示:经过长达数月的争论,迫于美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英国最后基本上接受了美国的方案。1944年,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