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抗社会主义苏联 B.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C.规划战后经济重建 D.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在战后一系列的重建活动中,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因此属于规划战后经济秩序。 6.《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所享受的待遇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 ) ①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使美国确立了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③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国贸易自由化 ④标志着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组织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可知,这适应了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要求,①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项。 7.以下为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这一材料反映出其主要职能是( ) A.维持汇率稳定 B.消除贸易壁垒 C.提供发展援助 D.促进自由贸易 解析:选C。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的“复兴建设”、“资源的开发。”等信息可知,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发展援助。 8.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结合相关知识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③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 ④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上图,可以得出①②的结论,结合史实通过分析可以得出③④的结论,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D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20世纪5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出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状况:为适应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元的供应必须不断地增长,但这样又使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难以维持。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