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央直接控制地方行政 B.地方分权,机构相互牵制 C.中央对地方实行多渠道、多层次管理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13.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强化君主专制 C、让“群臣”监督皇帝 D、精简政府机构 14.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 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④内阁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第II卷 非选择题(20分) 16.(10分)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从它的产生到被确立为统治思想,再到它的发展变革,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兼收并蓄和博大精深的特点。“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环绕)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并指出两种主张的在当时的不同命运及其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及产生的影响?(4分) (15分)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近代以来,“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 材料一: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通常用举手表决。……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三十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世界通史》 材料二: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页 (1)依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6分) (2)材料二图一所示人物对法制建设做出了什么贡献?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