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 ) A.美国政府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B.美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美国经济进入“滞胀”时期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关键词“20世纪50年代”。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政府通过采购商品、支付劳务费用,鼓励资本家按政府计划投资,表明了美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A项与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质不符。C、D两项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 6.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 ) 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劳资关系 C.缓和社会矛盾 D.重塑政府形象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比较概括的能力。“福利国家”制度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福利制度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和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消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目的应该是政治上稳定统治的需要,所以应该选择C。 7.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 B.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 C.戴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D.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审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戴高乐认为经济应该既有计划,又有市场,而C项只看到戴高乐计划的一面,是片面的。 8.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改革。资本主义国家在继续发挥商品和市场经济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而社会主义国家在继续发挥计划经济作用的同时,强化商品和市场的作用。这两种社会制度的经济改革之所以有这种共性,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商品和市场经济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 B.计划经济不符合现代的经济发展规律 C.适应各自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行是永恒的经济政策 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二战后两种制度的改革都重视了商品、市场和计划的作用,排除A、B两项。对计划和市场的不同重视程度,反映了各自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故选C项。D项存在明显错误,排除。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5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材料2:里根总统2月18日晚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国情讲话,并提出了他的长达300页的“经济复兴计划”。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计划,概括地说,就是“三砍一稳”,即大砍联邦预算开支,大砍个人与企业的税率,大砍政府下达给企业的各种规章条例,以及要求制定一项稳定的货币政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