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它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D.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为消除工人贫困,促进工厂和农场的运转,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以工代赈和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措施。A、B两项与工人无关,C项与史实不符。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罗斯福说:“在美国从来没有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材料2: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请回答: (1)材料1集中体现了( ) ①罗斯福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②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的改革 ③罗斯福新政的出发点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④政府充当了“守夜人”的角色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罗斯福针对图一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3)结合罗斯福针对图一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图二,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对当时美国的经济有何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1,我们可以判断出两点,一是罗斯福代表着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二是罗斯福为挽救自由企业制度而对经济进行了干预,因此第(1)问应该排除④;根据材料2,我们可判断出第(2)、(3)问主要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在社会救济方面的内容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对此,依据教材内容即可作答。 答案:(1)C (2)推行“以工代赈”,进行社会救济和兴办公共工程。 (3)由自由放任政策变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危害程度,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附:课内答疑站 探究与思考(教材P86) 1.(1)下层劳动人民;以工代赈为主,政府直接救济为辅,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 (2)《全国工业复兴》通过,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作用: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调整劳资关系,缓和劳资矛盾。 (3)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罗斯福实施新政前,美国总统胡佛坚持实行“无为而治”的“自由放任”政策,即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经营等事务。 (4)通过国家立法并不断完善。 2.这一观点是正确的;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国家全面干预经济,防止生产的盲目性,使资本主义生产有了一定的计划性;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改革,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辉煌成就。故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