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7分) (3)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3分) 答案: (1)先代贵族、功臣、王族。(3分,每点1分) (2)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与分封制,(2分)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分) 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宗法制和分封制,动摇西周统治。因 此,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2分) (3)哪一类:二手史料(1分) 特点:多学科综合研究、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研究、政府主导。(2分) 27.(13分)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7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3分)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3分) 答案: (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3分) 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4分) (2)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完全统一。(3分) (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3分) (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