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鼓励与推动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时间上看“19世纪末”是突破口,B项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C项是一战期间,D项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 2.电视连续剧《大染坊》讲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厂主的创业历程,描写了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期的艰难发展历程。大染坊能够在20世纪初期有较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①辛亥革命的大力推动 ②欧洲列强侵略的暂时放松 ③工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是轻工业,而且布局结构都不合理,是畸形发展的,可排除③。 3.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 B.中国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C.中国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中国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解析:选C。费正清教授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不可能使民族工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只能是没有前途的短暂的经济奇迹。 4.1934年6月荣宗敬在一封信上说:“弟经营纺织业三十余年,困难未有甚于今日者。外厂竞争,农村破产,纱销呆滞,而所担负之统税、利息两项,年在千万以上。现状如斯,何能持久?”你从中能得到的信息符合史实的有( ) ①外国资本操控市场 ②国民政府征收重税 ③农村手工业纷纷破产 ④民族工业空前艰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外厂竞争,农村破产”和“统税”看出①、②、③正确。民族工业空前艰难应在国民党统治后期,而1934年属于国民党统治前期,故④排除。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次高潮”,它们的不同点是( ) 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B.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C.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 D.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地域分布不平衡和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特点,且都使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都促进近代社会的进步,故A、B、D三项属于相同点,C项是其不同点。 6.国外报刊曾有一段评论:“这是一个大而强的国家,摧毁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的每一道防线,而且这就是支援卖国的和反动的政府从事内战以达到掌握这个国家经济命脉的代价。”这件事指的是(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