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 B.为了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 D.客观上调解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英国经济发展 解析:选D。1932年是经济危机期间,各国为了克服危机,纷纷调整关税政策,恢复发展经济,而关税的提高激化了各国的矛盾,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故D项理解错误。 3.“我们要感谢你,赫伯特•胡佛,今天我们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今天我们行乞求食,今天我要偷取煤炭来取暖,谁会知道我会偷?”这首流行的歌谣直接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人民( ) ①因经济危机生活贫困 ②对胡佛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③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 ④对资本主义制度深恶痛绝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这首歌谣反映了美国人民的生活贫困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也是对胡佛政府的讽刺。因此选A项。 4.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解析:选B。 注意题干给定的时间,1930年是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通过增加进口商品的税率,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转嫁危机。 5.“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我国政府注意宏观调控,密切注意股市波动,时刻防止股市大幅动荡。右图是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股市一景,它从侧面反映了( ) A.垄断资本失去发展的活力 B.资本主义盛极必衰的规律 C.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不合时宜 D.金融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决定作用 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图片反映的是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力解决当时的经济危机,在当时的状况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产和销售的矛盾,促进危机的解决。 6.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这表明( ) A.罗斯福新政的效果还不明显 B.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 C.美国贫富差距悬殊 D.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A项错;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和C项,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1931年”“轮流吃饭”,说明在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 7.罗斯福就职之日,胡佛送给新政府一句话:“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这说明美国( ) A.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 B.只有走法西斯道路 C.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失灵 D.胡佛信任新政府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胡佛的话表明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材料中胡佛没有提到法西斯道路问题,也没有体现出胡佛对新政府的态度。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还没开始。 8.自2008年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犯的错误”是( ) A.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都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 C.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D.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解析:选D。本题考查经济危机的教训。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各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结果加剧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