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12年高一历史单元检测: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必修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除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用品。”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2.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一定的发展
    B.当时婚姻自由已经很普遍
    C.新式的婚姻不像旧式的繁琐
    D.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得到了新闻传媒歌颂
    3.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 )
    A.维新变法兴起 B.辛亥革命爆发
    C.新文化运动开展 D.五四运动推动
    4.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讨论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生活方式。下列学生的言论,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是( )
    A.买粮、棉、油得凭票证
    B.人们普遍注重节约和奉献
    C.政府实行安居工程,城镇住房宽敞舒适
    D.人们生活总体差别不大
    5.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能够说明( )
    ①保留了传统特色
    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
    ③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
    ④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国家统计局银川调查队的调查结果显示,77.8%的市民认为“限塑令”实施后对减轻白色污染有帮助,82.2%的市民认为“限塑令”应继续实施。这再次说明( )
    A.国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
    B.国家大力扶植商品零售业
    C.注重环保成为新的社会时尚
    D.塑料购物袋不方便人们的生活
    7.下列对“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最准确理解是( )
    A.铁路与火车都以经济掠夺为目的
    B.铁路与火车都是可以牟利的工具
    C.铁路和火车带来致富的机会和条件
    D.铁路与火车意味着消耗大量的能源
    8. 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组建了近代海军
    C.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禁绝外来事物
    9.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上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了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现在京沪高速铁路正在井然有序地施工……这一系列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