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了( ) A.商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解析:选A。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从材料中可以知道当时社会的四个阶层分工不同,但是和手工业发展有关的是工商食官,也就是说在当时手工业仍然由官府垄断,另外从材料的出处也可以了解一些有关的信息,就是本题材料来源于《国语•晋语》,说明当时仍是商周时期,从而得出结论:当时还未打破官府对手工业的垄断。故正确答案为A。 2.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这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画家把瓷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反映出( ) A.当时欧洲国家已能够生产瓷器 B.当时欧洲国家的手工业发展极其缓慢、落后 C.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格外珍视 D.明朝青花瓷出口量最大 解析:选C。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巨大,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世界产生了独特的影响。本题考查制瓷业发展的有关史实。据题干可知,三件器皿都来自中国,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仅凭三件器皿也不能表明出口量最大,故D项错误;B项从材料中不能体现出来;C项符合题意。 3.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解析:选B。本题考查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方式的区别。中国古代封建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流通。故正确答案为B。 4.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黑陶在我国原始社会已经出现,白瓷出现于汉代,而粉彩、珐琅彩则在清代出现。因此D项正确。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元朝)国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乃偁(纠集)天下之工,聚之京师,分类置局……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 ——《元史》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手工业经营形态?它与家庭手工业有什么共同特点? (2)材料2反映的又是我国古代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的内容?试从产品流向、生产规模、所耗成本、产品质量以及劳动者方面评价这一手工业经营形态的特点。 (3)材料所反映的两种手工业经营形态中哪一种更能代表古代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的分析比较能力。材料1反映的是田庄手工业,材料2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第(1)问要抓住图片内容分析,是汉代田庄中锻造铁器的情景。第(2)问抓住“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等信息分析。第(3)问结合教材知识,容易得出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较高。 答案:(1)田庄手工业。 自给自足;都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2)“工官”制度(或官营手工业)。 特点:①产品是供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使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②生产规模大,所耗费用较多,加重了朝廷财政支出。③产品质量较高,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但技术传承封闭,往往失传,并难以推广。④匠户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束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