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材料二 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政治合作的基石是敦巴顿橡树园关于建立一个永久性的联合国的建议书。然而,只有我们今天面临的棘手的经济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时,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 ——罗斯福咨文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你怎样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意义? (2)你认为罗斯福说出美国的全部目的了吗?如果没有,美国的目的还有什么? (3)美国国家目的的实现与材料一有什么关系? 答案: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不符合题意,选B。 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上述数据说明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B项错误,C、D两项无法在图中体现。 3.【解析】选A。二战后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协议,构建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这一体系的显著特征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的背景下,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其目的就是要稳定美元地位和价格。 4.【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能力。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虽然是以美国为主导,其拥有特殊地位,但它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是值得肯定的。 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材料就体现了这一宗旨。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从世界贸易总额的增长及关税的下降可以看出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正在逐步实现。 7.【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两国由宿敌变为好友,主要是经济联系密切引起的,它对于欧洲一体化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③错误,两国的联系主要受经济因素的推动。 8.【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欧洲一体化的进展说明①②正确,而③错误,经济区域集团化会推动全球化的发展,而不会阻碍它。 9.【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欧元是欧洲一体化深化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10.【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A、B、C三项都属于欧盟的特点,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内的合作程度都尚未达到。 11.【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①③④均符合要求,②的说法不准确,如果真如②所述,就不会出现题干中的抗议活动了。 1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这种观点看到了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的经济优势,②④错误。 1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材料所述现象只是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具体表现。材料中两种收购并不能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劣势地位,反倒说明了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抓住全球化的机遇,也能够很好的发展。 1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两极格局使世界经济客观上分为两部分。随着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瓦解,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选C。 1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材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③与材料无关,④说法不正确。 1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双刃剑”是指①③,选D。 17.【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能力。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面前,根本不可能提供真正的平等,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资本、技术等各方面的劣势。 1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大飞机”面向国际客运市场,体现了中国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选B。 19.【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能力。“一棵树倒下的动静”喻指中国加入WTO带来的贸易争端;“一片森林成长”喻指中国为兑现开放市场而做出的持续努力。因此,选B。 20.【解析】选D。经济危机出现后,各国往往会设置贸易壁垒,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加强产品出口。促进各国市场开放,推动贸易自由化是解决危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取代英国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既然召开的是国际货币金融会议,肯定与国际货币金融有关,故答案应出在A、C两项之中,就A、C两项而言,A项是手段,C项才是目的。 23.【解析】选D。本题考查再认再现的能力。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两个机构,美国对这两个机构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从而使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2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这种现象是由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决定的。 2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理解知识的能力。A项是条件,B项是结果,D项是签订《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国家,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可以判断出其基本特征为C。 26.答案:(1)主要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表现: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迅速增加;资金在全球快速流动;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任答4点即可) (2)世界经济向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由于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区域化的趋势。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在发展中既互相促进,也互相制约。 27.答案:(1)表现: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武力威逼。 (2)认识:克林顿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看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我们要顺应这一潮流,另一方面要规避其中的风险,趋利避害。 28.答案:(1)稳定了国际经济秩序,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2)没有。除了稳定经济的积极想法以外,美国还企图控制世界经济局势,从而谋取世界霸主地位。 (3)材料一体现的是战后美国工业生产在世界上的绝对优势,它为美国控制世界经济霸权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