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开始,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D.丞相权力日益被分割 16.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17.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 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 18.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都察院 ④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开始于 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中书省制 20.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D.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21.“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关于这项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 B.“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 C.历代官僚体制虽有变化,但都以维护王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 D.“法令出一”意思是说,皇帝的决策往往要得到群臣的一致意见 22.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应该是 A.“世官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察举制” D.“科举制” 23.下列历史事件与雍正皇帝有关的是 ①废除“丞相”制度 ②设立“内阁” ③设立“军机处” ④推行“密折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