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 1915年的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是令中国人难忘的一次盛会,中国共获取1211枚奖牌。华夏民族醇香的酒文化在这届博览会上出类拔萃,茅台和金奖白兰地从此声名远扬……中国的手工艺瑰宝也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上取得不菲成绩。但几乎没有一件获奖产品属于现代工业成果。(注:此外,中国展品还有丝绸、瓷器、茶叶。本次博览会后,中国出口大幅度增加。) ——《世界知识》2009年第17期 材料三 世博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近现代工业化服务。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几乎都在世博会上出现过。如果没有世博会,爱迪生的发明也许不能迅速得到普及;如果没有世博会,电话机与电报机也许不能很快受到青睐;如果没有世博会,拉链、魔方和萨克斯也许不能如此风靡世界。 材料四 继北京申奥成功之后,2002年12月3日,在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上,中国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这将是世博会举办151年以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综合类世界博览会。截至2009年9月,已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定参展,参观人数预计约7000万人次。有望创下世博会历史的最高纪录。 请回答: (1)英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举办首届世博会?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参展商品的特点。这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述世博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4)2002年中国上海申博成功,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解析:本题以世界博览会的情景材料设置问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探究 问题的能力。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多角度分析,科学利用历史语言。 答案:(1)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完善;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 成为殖民帝国;近代科技发展较早。(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特点:以中国传统的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为主,品质优良,但缺少现代工业产品。说明:中国传统的 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传统产品工艺精美,中国近代工业化水平较低。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积极影响:促进科技发明的传播与普及; 丰富人们的社会娱乐生活;促进人类的交流与信息传播。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 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中国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正在迅速实现的现代化。(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影响: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科技、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宣传中国在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振奋国民精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4. “社会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社会史范围也逐渐进入了高考命题人的视野。请回答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几个问题: 材料一 下列三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服饰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及成因。 (2)有人说“流行的服饰是社会发展、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请你结合 材料二 两幅图片阐述这个说法。 解析:社会生活反映当时的社会形态,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分析组织答案。 答案:(1)变化:第一层次:民国初期人们的服饰、生活风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若答具体表现“穿旗袍”“剪辫子”“禁缠足”等亦可。)第二层次:民众观念发生了变化、中西合璧(或中西文化开始冲突碰撞)、妇女地位得到改善等。 原因:辛亥革命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进步,西方思想文化传入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任答2点)。 (2)20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反映了当时中苏关系的亲密(或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生活水平低;高度集中的社会体制导致了服装的单调(任答2点)。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富足,审美观念提高导致了服饰的多样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