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 ) ①“另起炉灶”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③“一边倒”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答案:A 3 我国提出的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的是 ………………………( ) A.平等互惠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原则 D.互不侵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答案:B 4 我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 ) 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雅尔塔会议 答案:A 5 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 ) A.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与攻击共产主义的分子进行坚决斗争 C.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D.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答案:D 6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 ①与苏联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答案:C 7 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 A.《共同纲领》的通过 B.参加亚非会议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答案:C 8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巨大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 B.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D.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答案:C 9 新中国外交不断取得新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外交人才 B.始终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在外交领域善于运用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 D.团结了广大发展中国家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力,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请回答: (1)材料二所说的“这些原则”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列举出其具体内容。 (2)“这些原则”是由谁首先提出来的? (3)“这些原则”在国际事务中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2)周恩来。 (3)成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逐步得到亚非各国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1 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怎样开拓外交工作新局面的。 参考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在第一年里先后与苏联等10个国家建交。(2)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影响深远,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推动会议取得了成功,扩大了中国的影响。(4)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些外交活动,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使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开拓了外交的新局面。 12 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原因。 参考答案:(1)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外交,在国际上没有地位,受尽帝国主义的凌辱。(2)新中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国家不承认新中国,对新中国采取封锁、孤立、包围和敌视的政策,妄图扼杀新政权。(3)新中国成立时,社会主义已形成一个世界体系。欧洲、亚洲建立起许多人民民主国家,并和苏联一起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取得了民族独立。所有这些都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4)自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日趋成熟,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能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5)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国家,新中国要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彻底消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废除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保障本国独立,领土主权的完整,就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