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新课程高一历史教材点拨及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1)
    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历史回眸
    一、变动中的世界格局
    1.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和苏联一起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2.亚洲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走上民族独立之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民族解放的浪潮中走向衰落。
    3.大多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重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形成;厂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互相对峙的局面。
    二、“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基本方针。
    2.1949年10月2日,苏联宣布与新中国建交。随后,保加利亚、朝鲜、捷克、波兰等lo个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3.1949年12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中苏两国领导人磋商了需要在各领域合作的一些基本原则。
    4.1950年1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2月14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实践
    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2.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1954年4~7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会议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4.1955年4月,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
    突破思路
    本节课包括变动中的世界格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实践三个子目。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如何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我们应注意从纵向方面按时间顺序理清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线索,从横向方面注意不同阶段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和原则的坚定性,使学生认识新中国在不同阶段调整的是具体的外交方针,始终不变的则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而言,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进行突破:
    (1)变动中的世界格局 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和平外交政策的背景,应结合《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示意图》等有关资料,在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师生共同从两大阵营对峙、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等角度,归纳出影响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的重要因素。
    (2)“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这部分内容涉及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外交方针和外交成就,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结合《共同纲领》规定外交总原则,说明当时的外交政策和方针。②指导学生回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理解“另起炉灶”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必要性和特定含义;结合毛泽东在《沦人民民主专政》中的论述,分析“一边倒”的必要性。③关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关内容即可,不必展开。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确外交总原则决定了外交政策,而方针则是外交政策的具体化,成就则是它们的重要成果。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实践 这部分主要阐释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评价、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三大内容,属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周恩来访问印度》等插图,结合出示的有关资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及影响;至于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可以适当补充中国政府推动两次会议成功的有关史料,引导学生在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解析,说明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正确性和历史贡献。
    合作讨论1
    从1949年1月到6月,毛泽东多次谈到:“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与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对苏联及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态度亦应在根本上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关于中国对外政策,是打扫好房子再请客,真正的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里来,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
    结合有关知识思考:毛泽东主张采取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为什么主张在新中国初期采取这样的外交政策?
    我的思路:首先应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再结合课本上的内容不难找到第一问的答案,其次应明确“新中国初期”这一时间范围,指的是建国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一时间段。作答时不要超出这一时间范围。需要注意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建国以来始终未变的、基本的内容,但“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所以采取上述方针政策,正是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于国际形势要从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三个方面分析。
    合作讨论2当今时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在国际上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使我国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20世纪中期,新中国是如何实践这一原则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我的思路:关于这一原则的实践及其成果要注意时间范围的限制,应包括这一时期的对中印、中缅关系的处理、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如果撇开时间限制,这一原则的实践结果也包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取得的一些外交成就,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3.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鲜明地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