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一政治教学教案:社会保障制度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和作用,理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本框知识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和认识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觉悟目标:通过学习逐步增强权利和义务意识、改革意识和国家观念。
    教学重点: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归纳出本框所要学习和掌握的主要内容或知识结构,联系实际综合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和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实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手册和磁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作为劳动者,在其一生中会遇到一些风险:如生、老、病、死、伤以及失业等风险。那么承担这些风险,除了依靠个人和家庭的力量外,还必须依靠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既涉及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最近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些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基本知识。
    (讲授新课):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即: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学习这一观念,要把握其以下几个要素(特点):
    ①社会保障的主体:国家或政府
    ②社会保障的对象: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
    ③社会保障的实施方式: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
    ④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
    ⑤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保证社会稳定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1、社会保险:
    ①含义:P124,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②内容:③地位:核心。④实施情况: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覆盖面逐步扩大(看图表)。截至2002年6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事业保险的参保人员分别达10567万、10095万和7920万。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也依据一定的条件在逐步地建立。
    2、社会救济:
    ①含义:P125,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②内容: ③地位:社会救济属于低层次的保障。④实施情况:截至2001年底,有677个城市、1638个县城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发式扶贫。灾民救助。
    3、社会福利:①含义:P125,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②内容:③地位:社会福利属于较高层次保障。
    4、社会优抚:①含义:P125,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②内容:③地位:社会优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形式。
    5、总体上看(画出知识结构图),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保险是核心内容;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则是辅助形式。其中,社会救济属于低层次的保障,社会福利属于较高层次保障,社会优抚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
    (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1、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为什么?
    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使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要把我国社会保障的基点放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上,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多且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国情出发,兼顾劳动者基本生活的保障和生产的发展。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为什么?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社会保障是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的。因此,每个劳动者都应该在履行规定义务的前提下,去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利。
    (四)我国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1、是深化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调整机构和岗位,有的企业还要实行兼并和破产,这就必然出现人员流动和失业。而只有对失业者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给予适当的生活保障,才能保证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领取失业救济金和接受再就业培训是有期限的,劳动者要彻底保障自己的物质生活,就必须通过就业来实现。
    就业是最大的社会保障。“议一议”:在择业过程中,有的人一再失去就业机会,只是由于就业观念的偏差。在现实生活中,就业观念的偏差表现在哪些方面?
    “ 想一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完全消除失业?
    2、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国有企业,特别是老的国有企业,在旧体制的影响下,形成了沉重的包袱(企业保障),这既不利于企业活力的发挥,也不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
    3、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人们的物质生活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保障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下降并逐步提高,才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小结:
    (请看结构图)
    巩固练习:
    1、我国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的制度有:①劳动合同制度 ②个人利益保护制度 ③社会保障制度 ④公民自由出境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2、2000年6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加强领导,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不发生新的拖欠。基本养老金发放属于
    A.社会福利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济 D.社会优抚
    课后作业:
    1、辨析: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2、约请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同志座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然后写一篇题为“我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小论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