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物理 > 综合辅导 >

高一物理教学教案:牛顿第三定律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物理教案-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会用准确的文字叙述牛顿第三定律;
    (3)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相互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均无关;
    (4)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或分别作用在一个物体的两部分上.这两个力之间不存在平衡的问题,两个力各自引起的效果一般是不同的.
    (5)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样变化、同一性质的力.
    (6)能区分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7)能综合运用牛顿第二、第三定律综合解决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先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分析,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然后通过小实验给出牛顿第三定律,并讨论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法建议
    1、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一定基础.教学中要利用实验、视频资料或课件,多举例子,让学生观察、体会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让学生描述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养成在分析问题时选取谁做研究对象的好习惯.
    2、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让学生总结出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之处,能够很好的区别它们.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
    教学难点: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
    示例:
    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举例并分析:
    例1、实验:水槽中两个软木塞上的铁条和磁铁的相互作用.(视频资料)
    问题: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表述中要明确受力物和施力物)
    例2、实验:坐在椅子上用手推桌子,会感觉到桌子也在推我们.(具体体验)
    问题:感觉到什么?如何解释?(表述中要明确受力物和施力物)
    让学生看书上的例子或举例.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义.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实验:做书55页实验,读出弹簧秤示数,看两个弹簧秤示数是否相等?
    结论:两个弹簧秤示数相等.改变手拉弹簧的力,两个弹簧秤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牛顿第三定律(反作用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用公式表示为
    2、区分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
    例题:粉笔盒静止在讲台上.请分析粉笔盒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反作用力是什么力?作用在谁身上?(画出示意图)
    在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后,继续提问:粉笔盒所受到的平衡力和粉笔盒与桌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不同点?(以上问题根据学生情况设问)
    相同点不同点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两力必性质相同;
    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互为施力物和受力物);
    与运动状态及参考系无关.
    平衡力同上.性质可以不相同;
    可以不同时消失;
    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研究对象)
    3、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根据学生情况处理.
    提供直升机螺旋桨转动的视频资料.
    探究活动
    题目:如何在拔河比赛中获胜
    组织:以自然组为小组
    方式:研究方案并进行比赛
    评价:可操作性、引起兴趣、与实际结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