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物理 > 综合辅导 >

高一物理教学教案:重力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重力》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3、知道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4、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中心的位置。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2、通过"重心"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等效代替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方法。
    教学重点:
    1、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2、G=mg中,g值因在地球的不同纬度而不同。
    教学难点:
    1、"重心"概念的理解
    2、"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理解。
    教学方法:
    实验法、分析法
    教学用具:
    弹簧秤、钩码(二人一组)质地均匀的不规则薄板、细绳(学生准备)、木圆环、直角三角尺(教师用)重锤线(演示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我们跳起来,总会落回地面,扔出去的东西,也都要落回地面,悬挂物体的绳子静止时
    总会指向地面,这都是因为在地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下面我们来探讨有关重力的知识。
    板书: 第二节 重力
    二、新课教学
    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在预习后回答: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人跳起来总会落在地上,扔出去的东西总要落回地面。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提问:有的同学说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到底是不是呢?
    学生猜疑: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教师释疑:严格地说,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吸引力的一个分力,以后才会学到这些知识,现在知道就行了。所以说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由于两者相差很小,通常可以用重力代替吸引力的。
    提问: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实例物体是谁?
    学生:是地球。
    强调:物体只要在引力范围内,就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1)实验:重锤线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从静止释放的小石块总是竖直下落,分析球的受力情况,由二力平衡知重力竖直向下。
    归纳: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
    (2)学生动手实验:
    提问: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为什么?
    学生会从二力平衡角度回答:物体静止时对弹簧秤的拉力或对水平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其重力。
    动手实验: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的大小,观察计算重力G与钩码的质量m的关系。
    学生马上得到:G与m成正比。
    板书: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
    G=mg(g=9.8N/kg)
    强调: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同学阅读课本内容可知,赤道上g值最小,而两极g值最大。一般的处理方法: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g值是恒定的。
    (3)巩固训练:
    A. 已知小球、物块的质量为m,求悬绳的拉力是 N。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两者均处于静止状态)是 N。如果说悬绳的拉力等于重力,物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这种说法对吗?
    B、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a、就是物体的重力
    b、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c、这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
    d、这压力是竖直向下的。
    师生共评得到:
    A:只要在静止状态下,物体对竖直悬绳物体对水平支持物才有上述关系。
    B、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上面说法不对,只能说拉力(或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3、重心:
    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就是在研究问题时,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叫物体的重心。
    我们把物体的全部质量压缩成一点将不影响研究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代替的思想。
    (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同学们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找出这些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
    (2)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找到。
    教师演示:木圆环,直角三角尺的重心。
    具体过程:先用悬挂法确定重心之后,在板上固定一条细线ab,让ab穿过重心c点,再在其重心c处拴上细绳提拉,验证薄板可以水平平衡。
    归纳: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木在物体之外。
    (3)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即跟形状有关,也与质量分布有关。
    比如:往高处叠放东西,重心不断随高度而上移。
    (4)重心的高低与支承面的大小决定物体的稳定程度。
    简单介绍一下不倒翁的原理,让学生有一种印象,为以后学习平衡的种类奠定基础。
    三、小结
    (1)重力产生的条件以及重力与引力的区别
    (2)在月球上,物体也会由于月球的吸引而受到相应的重力,到其他星球表面也一样。
    (3)G=mg,g值在不同位置数值上略有差别,通常不特别说明的话,g=9.8N/kg
    (4)重心的确定
    六、教学总结
    这节课在教学思路上应注意知识的接受要循序渐进,只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和深化,并把以后要用到有关重力的知识点了一下,为以后学生接受知识的路铺的平缓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