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 裛;通“浥”,滋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便令人不觉痕迹。 B.颌联意蕴丰富,对仗工整,“含”“ 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冉冉”“娟娟”的叠词又平添音韵之美,充分体现作者的“晚节渐于诗律细”。 C.诗人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断绝,饥而日恒,亏及幼子,则全家可知,这是举一反三的写法。 D.诗人饱经患难,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怨而不怒。全诗格高律熟,意奇句妥,若造化生成。 15.诗人是如何塑造狂夫形象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B“裛”字没有运用拟人手法。 15.前四句描写了草堂美景,烘托了诗人贫贱不能移的风骨;然后叙述潦倒穷困的生活处境,与前面美景形成对比,反衬了诗人倔强的人生态度;末句以自嘲的笔调直接把这种疏狂表现 得淋漓尽致。(环境烘托2分,生活处境反衬2分,正面表达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