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高祖害怕刘武周等,下诏由河东退守关中。太宗认为不能丢弃河东,他与部队两天没有吃东西,忍受饥饿,仍坚持行军作战,最终使刘武周逃到突厥。 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太宗谏曰义师为天下起也宜直入咸阳号令天下今还守一城是为贼尔高祖不纳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 (1)起事者汝也,成败惟汝。 (2)玄宗、宪宗皆不克其终,盛哉,太宗之烈也!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1—12题。(6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①。 【注释】①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11、这首诗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山村秋晚图。请从动、静角度,结合相关诗句赏析这幅画。(4分) 12、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三)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14、诏书切峻,__________。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__________。 15、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______,__________。 1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三、现代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7题4分,18题2分)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韩翃的《秋斋》“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等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