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林觉民《与妻书》) 22. 呼儿将出换美酒, 。(李白《将进酒》) 23. ,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24.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25. 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26. ,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27. 以地事秦, ,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28.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9. 开琼筵以坐花,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哲学家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读完以上材料,你对“命运”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自拟题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二语文学科《古代诗歌散文(选修)》模块试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1.B(A中“制”为“形式,规制”; C中“扃”为“关闭”;D中“速”为“招致”) 2.D(A中“何其”为“多么”;B中“遂”为“立即”;C中“殆”为“大概”) 3.B(B项为定语后置,其它三项为状语后置) 4.B(A中“壁”为“设营驻守”, C中“函”为“用木匣子装” ,D中“乳”为“用乳汁喂养”,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B中“鉴”为“以……为鉴”,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 5.D(D中“公安派”应为“桐城派”)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面的题目。(共9分) 6.C(造:前往;到) (2分) 7.B(A项中,前个“其”作人称代词,“他们的”,后个“其”表祈使语气,“一定”;B项中,两个“乃”都是作副词,“才”;C项中,前“以”为表目的的连词“来”,后“以”为介词“因为”;D项中,前“为”作动词,“治理”,后“为”作介词,“因为”) (2分) 8.B(其中④是体现裴怀古忠义的;⑤是体现裴怀古治乱有方的;⑥是裴怀古体贴别人之举,非“法令严明”) (2分) 9.C(朝廷任命裴怀古为桂州都督目的是让他处理欧阳倩反叛之事,而不是因为他成功处理好之后才任命的。题干中的说法犯了逻辑错误。)(2分) 10. 可是百姓跑来更多,裴怀古被人们思念就像这样 (3分) 【参考译文】 裴怀古是寿州寿春人。仪凤年间,他到皇宫前上书反映情况,朝廷任命他为下邽主簿。后多次调动官职任监察御史。此时有部族首领反叛,皇帝命裴怀古前往使他们归顺和睦相处。裴怀古申明赏罚,归附的反叛者每天用千来计算,于是俘获了那个为首的人,安置那些居民后回朝廷。当地部族人承受恩泽,立碑歌功颂德。此时恒州鹿泉寺僧人净满被弟子谋划陷害,他的弟子秘密地画女人在高楼上,接着画净满拉着弓射那女人,把这画藏在装经书的箱子里。不久他们到皇宫前上告说僧人咒骂,大逆不道。武则天命令裴怀古审查讯问杀掉僧人净满。裴怀古推敲他们的言辞情状,释放净满而告知朝廷。武则天大怒,裴怀古奏告说:“陛下在法律上不分亲疏,应当使全天下整齐一致。怎么能让我杀无辜之人,来迎合圣上心意。假如净满有背叛君主的情状,我又有什么脸面来宽容他呢?我现在谨慎地遵守公正的法律,即使死也没有遗憾。”武则天的怒气这才消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