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句子在句式上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C.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D.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答案:D 解析:D项为常式句,其余三项均为倒装句。 课后检测 触类旁通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雕栏玉砌(qiè) 骤雨(zhuò) 凝噎(yē) B.暮霭(ǎi) 羽扇纶巾(ɡuān) 舞榭歌台(xiè) C.金戈铁马(ɡě) 荠麦(jì) 豆蔻词工(kòu) D.玉簟秋(diàn) 佛狸祠(fó) 还酹江月(lèi) 答案:B 解析:A.“砌”应读“qì”,“骤”应读“zhòu”;C.“戈”应读“ɡē”;D.“佛”应读“b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 C.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D.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需惊。 答案:C 解析:A.晨—辰;B.花—华;C.需—须。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尚,还;B.表肯定/这;C.纵使;D.从。 4.下面对姜夔的《扬州慢》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两词同为怀古伤今,然由于两人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两首词又迥然有异。 B.从意境上看,姜词笼罩着扬州城的是无限的悲哀和凄凉,而辛词却洋溢着京口古代英雄的余韵,抗金杀敌,恢复中原的激昂。 C.就精神风貌而言,姜词虽也表现了对扬州城昔盛今衰的感慨,但面对国破家亡,词人只是垂头低吟、消极悲观而已,没有体现出爱国之情;而辛词却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有悲愤,更有强烈的收复意识和决心驱除外侮、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 D.辛词借古讽今,有对朝廷的愤慨和不满,也有矢志抗金、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一个“愤”字贯穿全词,词风抑郁愤慨;姜词表示了对南京王朝腐败无能的忧虑,一个“悲”字贯穿全词,词风低沉哀婉。 答案:C 解析:《扬州慢》的主旨是“黍离之悲”,也即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