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汇集整理《高二语文测试题:历年高二语文试题精选(36)》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书写工整 一、基础选择题(3分每题,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榫(shǔn)头 惫懒(bèi) 犄角(jī) 忖度(cǔn) B作揖(yī) 剽悍(piāo) 筵席(yán) 模样(mó) C.翠幄(wò) 两靥(yàn) 钟馗(kuí) 蹉跎(cuō) D.倔强(jiàng) 阜盛(fù) 门槛(kǎn) 龌龊(wò)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专家评价说,超级女声们在歌唱事业上将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B.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我们千万不能抱残守缺,要积极谋求合作,参与竞争。 C.这里是热带雨林,连绵不绝,地老天荒,到处是蛇蝎毒瘴,令人望而生畏。 D.令人大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这样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遭到破坏竟无人问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凤姐”、“犀利哥”、“贾君鹏”、“杯具”等网络词汇一夜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B.天涯社区里关于王立军打黑的帖子很多,其中有一帖称“别的做不了,想为王立军在天涯盖一座精神大厦”,此帖“盖楼”已有两千多“层”。 C.领导干部要带头“晒”工资、“晒”家产,这并非是空穴来风。日前,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提出要建立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 D.世博会的收入构成中,门票收入占50%,因而上海世博会的盈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吸引大量的参观者。 4.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组短语是 ( ) 色彩与构图都富有魅力的《五月之夜》,描绘一位溺水自尽的姑娘的幽灵,月色朦胧的夜晚显现于湖边。画面洋溢着忧伤的诗意。这种抒情风格十年后又出现在《月夜》中。层次调和得极其丰富的银灰色调子渲染出夏夜的恬静: 。白衣少女独自坐在池塘边上的长椅上, 。睡莲衬托中陷入沉思的姑娘在回忆过去,还是在憧憬未来?这两幅作品集中体现了顾拉姆斯科依创作上 。 ①参天的菩提树,撒满园林的迷蒙柔和的月光,隐隐约约的蔷薇花丛 ②参天的菩提树,隐隐约约的蔷薇花丛,撒满园林的迷蒙柔和的月光 ③洁白的睡莲和墨绿色的菖蒲漂浮在池中 ④ 池中漂浮着洁白的睡莲和墨绿色的菖蒲 ⑤ 技法的成熟、内容的诗意和风格的抒情 ⑥ 内容的诗意、风格的抒情和技法的成熟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二、现代文阅读(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共12分) 蚁 族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弘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蚁族”就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 为什么叫“蚁族”呢?首先,蚂蚁具有较高的智商。据相关研究表明,蚂蚁有25万个脑细胞,在所有的昆虫中,是最聪明的物种。蚂蚁的高智商能用来描绘该群体所具有的“高知”、“受过高等教育”等特点。其次,蚂蚁属群居动物,一个蚁穴里常常有成千上万只蚂蚁,这也与该群体在物理状态下呈现出聚居生活的特征相吻合。此外,蚂蚁很弱小,但若不给予其足够的重视,蚂蚁也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如蚁灾),因此有人称蚂蚁为“弱小的强者”。蚂蚁这些特点与该群体弱势、低收入、不被人关注,易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等方面极为相似。 此外,蚂蚁还有许多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优点。比如蚂蚁永不言弃的精神: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还比如蚂蚁所具有的期待情怀:整个冬天蚂蚁都憧憬着夏天。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此外还有蚂蚁勤勤恳恳、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等等。这些特点,都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真实写照。 “蚁族”多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和餐饮服务等低层次、临时性的工作,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收入低且不稳定。他们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挫折感、焦虑感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且普遍不愿意与家人说明真实境况,与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联网并以此宣泄情绪。 与现实生活中“蚁族”的庞大数量相比,在社会关注度上,“蚁族”却是一个极少为人所知的群体。现在社会上经常出现的是以“农民工、下岗职工、农民”为主题的媒体报道和学术研究,而有关“蚁族”的学术研究和媒体报道,都寥寥无几。在外来流动人口成为新闻媒体和文学作品(特别是打工文学)关注的主题,同时也日益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话语和焦点时,“蚁族”却埋没于“青年农民工”、“流动人口”、“校漂族”等字眼之下,他们既没有纳入政府、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也很少出现在学者、新闻记者的视野之中。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被漠视和淡忘的群体。 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蚁族"的数量在未来几年内必将急剧增加。目益显现的“蚁族”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充分关注和重视。学者廉思撰写的有关“蚁族”的研究报告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北京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为该群体立法,并已经开始了初步的调研工作,“蚁族”困境有望得到较好的解决。蚁族永不言弃的精神、执著未来憧憬明天的期待情怀,也会让他们有美好的未来。正如不少“蚁族”所表示的:“从表面看我们很苦,其实那是打拼的过程,人生的经历本就包括艰难和辛酸,条件差正应该是艰苦奋斗的起点。” 5.下面对“蚁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蚁族”是指很多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人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 B.蚂蚁的高智商、群居生活、虽然弱小但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形象地描述出“蚁族”所具有的特征。 C.“蚁族”多从事一些低层次、临时性的工作,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收入低且不稳定。 D.“蚁族”是一个被漠视和淡忘的群体,但是在有关领导与部门的重视下,他们的生活困境已得到较好的解决。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永不言弃的精神,充满期待的情怀,勤勤恳恳、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这些都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真笑写照。 B.蚁族是“弱小的强者”。他们处于弱势、低收入、不被人关注的状态,但也容易引发 诸多社会问题。 C.“蚁族”在社会关注度上,是一个极少为人所知的群体,是一个被漠视和淡忘的群体,主要原因是这个群体的数量不大,没有引起人们关注。 D.“蚁族”普遍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且不愿意告诉家人真实境况,而主要在互联网上与外界交往并宣泄情绪。 7.这篇文章叙述了“蚁族”哪些方面的情况?请简要概括。 答: 三、文言文阅读选择(选择题4题,共12分)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8.选出下列各句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 ( ) A.王好战,请以战喻(喜欢) B.谨庠序之教(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C.或百步而后止(或者) D.王道之始也(开端) 9.下面“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察邻国之政 ②填然鼓之 ③王道之始也 ④树之以桑 ⑤未之有也 ⑥是仅异于刺人而杀之 ⑦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矣 ⑧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⑦/②/④⑧/③/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⑧/⑦ C.①③/②/④⑥⑧/⑤/⑦ D.①③/②⑥⑧/④/⑤/⑦ 10.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的三项是 ( ) ①谨庠序之教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 ⑧移其粟于河内 A.⑤⑦⑧ B.①③⑤ C.③⑥⑦ D.②④⑤ 11.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 A.树之以桑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弃甲曳兵而走 D.无乃尔是过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