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历年高二语文试题精选(7)

http://www.newdu.com 2020-05-07 新东方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考网汇集整理《高二语文测试题:历年高二语文试题精选(7)》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4-8页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0
    一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阜盛(fǔ)搭赸(shàn)嫡亲(dí)决起而飞(xuè)
    B.朴刀(pō)觇视(chān)盥洗(kuǎn)过蒙拔擢(zhuó)
    C.愀然(qiū)伺候(sì)掂量(diān) 桂棹兰浆(zhào)
    D.忖度(cǔn)偏裨(pí)瞋视(chēn)鹤汀凫渚(tī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板滞:呆板,停止不动 过蒙拔擢:提拔,提升 酾酒临江:斟
    B.逋慢:逃脱 正襟危坐:端坐 舸舰弥津:满
    C.錾银:镶嵌 决起而飞:快速的样子 逸兴遄飞:迅速
    D.懿范:美好 自惭形秽:体态丑陋 门衰祚薄:浅薄
    3、下面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月出于东山之上 访风景于崇阿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固一世之雄也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C.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为顽童所辱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寂寥而莫我知也 彼且奚适也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4、下面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一年,财政部拿出10亿元让低收入家庭“拥有廉租房”的特别援助计划,为没有自住房的家庭首次购房补贴一些费用
    B、2009年我国发射“嫦娥一号”备份星,直接被送入月球轨道,未进行近月制动等变轨动作
    C.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选择职业非常看重薪水和工作环境,很少有人把学习技术、学习经验摆在第一位
    D.几年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华裔科学家钱卓,在一些实验老鼠中加入额外的NR2B基因,培养出一种比普通老鼠更聪明的转基因鼠
    二、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5-7题
    (1)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2)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里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好一会,身上觉得有些发冷
    (3)“哼,老头子”
    (4)“倒高兴……”
    (5)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6)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7)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8)“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9)老栓慌忙摸出洋钱,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过灯笼,一把□下纸罩,裹了馒头,□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一□,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5.填入第(9)段文句中方框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抢 撕 塞 掂一掂 B.抢 扯 塞 捏一捏
    C.拿 扯 递 捏一捏 D.拿 撕 递 掂一掂
    6.对“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运用行动描写写人物心理,突出了老栓的愚昧与麻木
    B.“跨步格外高远”侧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逼真、生动
    C.明知所要得到的是烈士的鲜血蘸着的馒头,却显得爽快,足见其愚昧
    D.“仿佛一旦变了少年”作者借助联想的方式,写出了老栓的快乐心情
    7.对第(8)语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运用交易用语,活化出康大叔的贪婪嘴脸
    B.“眼光正像两把刀”形象地写出了康大叔凶残
    C.“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老栓的懦弱一面
    D.整个画线语句,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逮壮,见天下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握奇》阵法①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搜览瑰怪;渡浙江,泛具区而归②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侯,门止车日数十辆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有二将军,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
    其一尝遇生客次,顾生不下己,目慴生而起③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后生,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进,不少避知生非懦儒,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生能以气服人类如此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与人论议,蕲必胜④,然援事析理,众终莫能折
    时藩府数用师⑤,生私策其隽蹶⑥,多中(1)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
    家虽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2)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⑦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⑧,而贤过之
    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雷氏琴,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患求者众,遂自閟,希复执笔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
    生姓宋,名克,家南宫里,故自号云
    赞曰:生之行凡三变,每变而益善尚侠末矣!欲奋于兵,固壮,然非士所先晚乃刮磨豪习,隐然自将履藏器之节,非有德能之乎?与夫不自知返,违远道德者异矣
    注释:①风后:相传为皇帝相《握奇》:《握奇经》,古代的兵书旧题风后撰,汉公孙弘解,晋马隆述赞是一部依托的书②具区:太湖古名③慴(shè):同“慑”,威慑④蕲:通“祈”,求⑤藩府:指张士诚府第⑥隽(jùn):克敌致胜厥:挫败⑦饮:隐没⑧楼君卿:楼护,字君卿,汉代人初为京兆吏,喜结交士大夫,为众人所信服被擢升为太守后附王莽,位列九卿原巨先:原涉,字巨先,曾为谷口令,为报叔父仇自劾去官,是西汉有名的游侠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 谢:辞别,告别
    B. 故人皆多生 故:所以,因此
    C. 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 数:数落,列举
    D. 患求者众,遂自閟,希复执笔 希:希求,希望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渡浙江,泛具区而归 ②置之地,烟光凝而暮山紫
    B. ①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②耳得之而为声
    C. ①若将肆暴者 ②翼若垂天之云
    D. ①日游其间以自娱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宫生轻财任侠他本来家财丰足,由于他周济宾客,以及与少年喝酒、赌博、游玩、嬉戏,花光了家中的财产
    B.南宫生善于交游,不分贵贱居家时以重气节而闻名,士绅都很羡慕他,争相去迎候,他门前停放的车每天有数十辆
    C.南宫生豪侠尚气他以气势折服“恃武横甚”的二将军的故事,表现了他抗直不屈的个性;他还善于辩论,喜好恳切规劝友人的过错,不留私怨
    D.南宫生一生“行凡三变”:“少任侠”;“壮学兵”“思自树功业”;但苦于无志同道合之人,而“静退”、“恬然处约”文章表现了一个不得志的封建士子的人生际遇
    第Ⅱ卷(非选择题 120
    四、(25)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
    译文:
    (2)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
    雪中偶题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填空:这是一首咏 诗,描写了 、 、 三个场景,这样写的作用是
    (2)“乱飘僧舍茶烟湿”一句中用得最好的是那个字?请简要赏析(2
    (3)对这首诗有人说它“奇绝”,有人说他“浅俗”,你怎么看?请略加阐述(2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
    (1) ,形影相吊
    (2)寄蜉蝣于天地,
    (3)诵明月之诗,
    (4) ,彩彻区明
    (5)爽籁发而清风生,
    五、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4—17题 (18
    笔 墨 祭
    ①书法艺术在总体上是一种形式美,它与人品的关系曲折错综许多性格柔弱的文人却有一副奇崛的笔墨,而沙场猛将的字迹倒未必有杀伐之气中国传统文人面壁十年,博览诸子,行迹万里,宦海浮沉,文化人格的吐纳几乎是一个浑沌的秘仪,不可轻易窥探;而当文化人格折射为书法形式时,又会增加几层别样的云霭
    ②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赵孟頫,他的书法确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却又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的沉淀清代书法评论家包世臣说,见到一幅赵孟頫的墨迹,乍看全是赵孟頫,但仔细一看,这个过于纯净的赵孟頫就不可能是赵孟頫赵孟頫学过二王,学过李北海,学过褚河南,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孟頫只剩了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
    ③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像赵孟頫这么复杂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结构汇聚和深化的结果已经汇聚、熔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可以一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上指认出来,这种现象,与人们平时谈艺时津津乐道的“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正好相悖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
    ④“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的情况也是有的,主要出现在早期创业者群体中,如王羲之,曾悉心学习过卫夫人的书法,后来又追慕钟繇和张芝,还揣摩过其他许多秦汉以来的碑迹他自称隶胜钟而草胜张,终于融会贯通而攀上万世瞩目的书学峰巅要在王羲之行书中一一辨认出他师法过的前代书家的痕迹,不太容易,但是,当高峰树起之后,它也就成了后世书家不能不继承的遗产继承者又成了高峰,遗产也就累聚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使一代代子孙既富足又惶恐,即使力求创新也摆脱不了遗传的干系苏东坡算是敢于独立创新的了,但清代翁方纲却一眼看破,说苏字中最好的仍然是带有晋贤风味的那一种二王余绪的远代流注,连苏东坡也逃不过
    ⑤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不能说完全没有独立的人格,但传统的磁场紧紧地总摄着全盘,再强悍的文化个性也在前后牵连的网络中层层损减本该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于群众性的互渗和耗散互渗于空间便变成一种社会性的认同,互渗于时间便变成一种承传性定势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生命的发射多多少少屈从于群体惰性的熏染,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请看,仅仅是一支毛笔,就负载起了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
    ——(节选自余秋雨的《文化苦途?笔墨祭》,有删改)
    14.第③段末尾:“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请简要说明这种“重要特征”的内容(4
    答:
    15.第⑤段说:“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请用原文词语回答这“两种力量”的具体含义(不超过15字) (4
    答:这“两种力量”是指:
    (1)
    (2)
    16.第⑤段开头说:“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为什么说是“可敬可叹”的?请摘引原文加以简要说明(4
    ①说“可敬”是因为
    ②说“可叹”是因为
    17.下面列有一些对本文内容的理解,选出符合原文意思的几项(6(  )
    A.文品与人品、书品与人品是不完全一致的,其关系曲折错综
    B.傅青主认为,赵孟頫的书法有甜媚之弊,但也沉淀着许多前人的风范
    C.包世臣说:“乍看全是赵孟頫”这个“赵孟頫”和后面的“一种字形”所指相同
    D.文章举苏东坡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要完全摆脱传统的影响很不容易
    E.末段中说:“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华丽的重担”这个比喻指的是个人的名和利等等
    F.文章最后说:“请看,仅仅是一支毛笔,就负载起了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一支毛笔”比喻“书法”,“文人”泛指所有的“文化人”
    六、语言运用(17
    18、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哲理性的语句提炼主要意思(20字以内)(5
    车轮喜欢车闸,尽管车闸老跟它过不去 驾驶员呢?每次上路,总要先试试车闸,看看它是否忠于职守
    下坡,车闸要灵;上坡,车闸也要灵
    遇红灯,要用车闸;遇绿灯,也离不开车闸
    车闸就是为了减速,为了停止;而没有车闸,也就不能高速,谈不上前进
    答:
    19、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横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8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 , ;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翔实的态度,王勃《滕王阁序》的命途多舛的感慨, ,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20、春节期间,几个刚上大学的同学结伴去看望高中时的老师他们见到老师时说的话,有的不得体,有的不正确,请一一改正(4
    李铭:这是我们的一点见面礼,请老师笑纳
    章章:师母真勤快,把房间收拾得这么整洁漂亮,让蓬荜生辉
    朱珠:向老师报告个喜讯,上学期学校评选抗震救灾积极分子,我们班王越忝列其中
    王越:这都是老师教诲的结果,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确,老师就像我们的令尊一样教导我们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七、作文(60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许多事,在你还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旧事;有许多人在你还来不及用心之前已成旧人遗憾的事一再发生,但过后再追悔“早知道如何如何”是没有用的,“那时侯”已经过去,你追念的人已走过你的生命一句瑞典格言说:“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不管你是否觉察,生命都一直在前进人生不售来回票,失去的便永远不再有生命中大部分的美好事物都是短暂的,享受它们,品尝它们,善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别把时间浪费在等待所有难题的“完满结局”上劝你一句话:把握当下,莫等待
    请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高二段考参考答案
    1、D(A、阜应为(fù);B、盥应为(guàn);C、愀应为(qiǎo)伺应为(cì))
    2、C.(錾:雕刻)
    3、D(A.状语后置B.判断C.被动D.前两句宾语前置,第三句定语后置)
    4、B、(A、“拿出”既可支配“10亿元”,还可支配“特别援助计划”,动宾搭配关系不明;C.语序不当,“往往”应放在“选择职业”后;D.搭配不当“培养”改为“培育”)5、B 6、C 7、C
    8.选D.(希:同“稀”,是“少”的意思)
    9.选D.(A.二者都用作连词,前者用于持续发生的几个行为动词之间,表承接关系,可不译;后者表因果关系B.前者用作介词,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后者用作动词,可译为“是、成为”C.二者都用作副词,可译为“像、如、好像”D.前者用作目的连词,相当于“来”;后者用作介词,可译为“凭借”)
    10.选D.(“苦于无志同道合的人”在文中没有实据原文说“会道阻,周流无所合”,意思是“正赶上道路不通,各处走走都不如意”,于是归来了,并非是“苦于无志同道合的人”,才没有去建功立业)
    11(1)有人把南宫生推荐给藩府,想把他招纳到幕下,没有办成;就想设计中伤南宫生,使他受到法律制裁,南宫生凭借其智慧而免除了这场灾祸
    (2)他所相识的人家中死了人或生了病没有钱财以供安葬或治病的,(如果有人)告诉南宫生,他就让人用纸写清缺少什么,替他们到公众之中去筹画办理,最后做了好事也不说
    12、(1)雪 僧舍飘雪 密洒歌楼 渔人雪夜归 既突出了下雪的景象,更表现了雪景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
    (2)“湿”字用得好,“茶烟”有“湿”的感觉,突出了下雪时的潮湿阴冷
    (3)“浅俗”在语言上: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奇绝”在写景上:选材有特色、有深意,特别是“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一景象描绘富有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生活的向往(开放题,可选择一面也可两者兼答,关键点是“浅俗”在语言,“奇绝”在写景选材)
    13、茕茕孑立 渺沧海之一粟 歌窈窕之章 云销雨霁 纤歌凝而白云遏
    14.丰富的中国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是割不断、摆不脱的(通过“这里”一词可知“重要特征”是指“已经汇聚、熔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可以一一寻其脉络”一句,理解此句便可得到答案)
    15.(1)社会性的认同(2)承传性定势(注意“这两种力量”中的“这”指代的内容)
    16.(1)丰富的文化遗产累聚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仅从书法上着眼不算对)(2)文化个性在传统的总摄下层层损减,越来越趋于群众性的互渗和耗散(注意联系相关段落中的有关论述内容)
    17.ACF(B项中“但也沉淀着许多前人的风范”不是傅青主的观点D项应为“文章举苏东坡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文化的承传性”;E项中所说“个人名利”问题在原文中没有论述)
    18、阻碍,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前进
    19、示例:从庄子学得逍遥的个性 从朱自清学得不屈的气节
    李朝威《柳毅传》的浪漫虚幻的故事 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借古讽今的艺术
    20、(1)将“ 见面礼” 改为“ 礼物 ”(2)将“蓬荜” 改为 “满室”
    (3)将“ 忝列 ”改为 “名列” (4)将 “ 令尊 ”改为 “父亲”
    【参考译文】
    南宫生,苏州人,身材伟岸,博览群书年轻时任侠重义,喜欢击剑骑马,尤其擅长弹射,手指飞鸟即可射杀,家里平常财物丰足,南宫生用它来周济宾客,并和少年饮酒、赌博、遨游、游戏,花光了家中资产等到壮年时,他看见天下大乱,想建立功业,于是告别了那些酒友,去学习兵法,学得风后的《握奇经》兵法他准备北去中原,跟随豪杰们谋划大事(却)遇到道路阻塞,四处奔波没有机遇于是溯大江而上,游走于金陵之间,又进入金华、会稽等山,搜寻、游览瑰丽奇伟的风景;又渡过浙江,泛舟太湖后返回居家时因推重气节而闻名,士绅都很羡慕他,争相迎接、等候,门前停驻的车子每天多达数十辆南宫生也善于交往,无论富贵卑贱,他都躬身迎接他们
    有两个武官,依仗武力很蛮横,多次殴打、侮辱读书人,人们称他号为“戴着帽子的老虎”其中一个人曾经叫南宫生来饮酒有人说:“那人酗酒后会行凶伤人,不能跟他接近”南宫生笑着说:“依仗喝酒的人怎么会勇悍?我将使他柔顺”就叫人驾车前往酒席上,他坐在上首,给他们讲古代贤明将军的事迹,那人恭敬地听着,停杯下拜,起身向他敬酒,直到散会,也没有失礼
    另外一个曾经在客店遇到南宫生,看南宫生不把自己看在眼里,就双目逼视南宫生并起立又有一天,他看见南宫生独自骑马外出,和打手们一起带刀策马跟在南宫生后面,好像要就要动手打人南宫生故意放松马辔头,在道路正中间行进,也不怎么回避他们知道南宫生不是个懦弱的儒生,就带着人走了,不敢冲撞、冒犯,叫他避开道第二天早晨,那个人还由朋友引见到南宫生那里赔礼,请求结交为好友南宫生能凭气节使人敬服,大多像这样他个性刚直、善辩,喜好规劝友人的过错朋友中凡是有他看不惯的,他就当面数落他,没有私留抱怨他和人议论,力求必胜,援引事例分析事理,大家最终不能使他折服
    当时藩府多次用兵打仗,南宫生私下推断藩府的胜败,多有切中有人把南宫生推荐给藩府,想把他招纳到幕下,没有办成;就想设计中伤南宫生,使他受到法律制裁,南宫生凭借其智慧而免除了这场灾祸
    他家里虽然贫困,但喜爱跟人结交仍然那样,有人馈赠酒肉,他立刻召集客人一起喝酒吃肉以娱乐四方游学之士到苏州的,南宫生了解到他们是有贤德的,一定要殷勤恳切地和他们交往,在各种场合宣扬他们的美德他所相识的人家中死了人或生了病没有钱财以供安葬或治病的,(如果有人)告诉南宫生,他就让人用纸写清缺少什么,替他们到公众之中去筹画办理,最后做了好事也不说所以人们都赞赏南宫生,说他像任侠好客的楼君卿、原巨先,甚至比他们还贤明
    时间长久以后,他渐渐地厌弃了社交事务,关起门来很少接待宾客,清扫出一个房间,收藏历代可以效法的字,周代的彝器、汉代的砚台、唐代的雷氏琴,每天游玩于其间、自娱自乐他一向工于草书和隶书,近似钟繇、王羲之,但苦于索字的人众多,就隐藏不露,很少再拿起笔来写字他羡慕静养退隐(的生活),时常赋诗表达心迹,安贫乐道,准备终此一生
    南宫生姓宋,名叫克,家住南宫里,所以自号为南宫生
    赞说:南宫生的行迹共有三次转变,每次变化,(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推崇侠义,已成末势!(于是)他想在学习兵法方面有所作为,这种抱负固然是壮阔的,却不是士人的优势到了晚年,当初的豪气渐渐消磨,他悄悄地暗中潜藏起个人的才学,(以等待时机),这不也是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吗?他和那些不知自省而背离道德的人不同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