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十八个文言虚词(四)

http://www.newdu.com 2020-05-07 新东方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考频道整理《高二语文:十八个文言虚词(四)》,供高考考生参考,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四.【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高考频道将第一时间发布高考报名信息、高考招生简章、自主招生等考生关注的热点资讯!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