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频道为广大考生整理了高二语文测试题:第二次月考测试卷(七),供大家参考学习。 13.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意。(6分) (1)偶然没有过去与未来之分,它永远是现在时。 (2)我的确到了嘉峪关。我确实没有到过嘉峪关。 14.文章后半部分“离去的时候”,作者提到关外斜坡上立着的一方石碑以及背后的故事,有人说这段文字可以删去。请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阅读经验,说说你的观点。(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共82分) 四、(24分) 1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竟日 费劲 疾风劲草 弱不禁风 B.诳语 逛街 热泪盈眶 匡谬正俗 C.逾越 伛偻 向隅而泣 踽踽独行 D.熨帖 愠怒 良酝佳酿 云气氤氲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在真实的前提下,演讲稿的写作要尽量做到不落窠臼。谈工作不一定非得美化领导和自我表扬,可以谈一些好的做法、创新举措和先进经验,不要都是一些笼统的溢美之词。 B.在一些联欢活动、学术活动、团聚活动乃至学生活动、少年儿童活动中,也都把讲话稿、把主持词写出来,到处是秘书腔调、公文风格,或不伦不类的媒体腔调、推销腔调、港台腔调……实在不是好办法。 C. 雷锋、焦裕禄、沈浩、郭明义、杨善洲……这些共产党员之所以名垂青史、誉满天下,就因为他们始终把老百姓的事看成头等大事,始终把老百姓的冷暖疾苦挂在心头,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 D. 抓住了机遇,后发国家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丧失了机遇,强盛的国家也可能食古不化,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消除共振的最有效方式便是错开振动频率。这一原理对媒体舆论引导颇有启发。 , , , ; , , ;用心倾听“沉没的声音”,将“沉默的螺旋”有效激活,“偏激共振”的概率就会少一点,理性平和的声音就会多一些。 ①全面呈现“复杂的真实”, ②巧妙铺设“导流明渠”, ③主流媒体若能做网络舆论的冷却器和分流器, ④注重公众心理抚慰, ⑤主动提供“多维的视角”, ⑥让固执的偏见不致膨胀; ⑦对宣泄的情绪进行“整流”; A、③⑤①④⑦⑥② B、 ③⑥⑤①④②⑦ C、③⑤①⑥②④⑦ D、②③⑤⑥④①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