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汇集整理《高二化学教案:环境保护第二课》 第四节 环境保护(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水污染的种类。 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土壤污染的种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污染的措施。 教学过程 角色扮演活动——小河被污染了 课前准备: 1、学生分成四个组,查阅有关主要资料: 有关造纸厂生产过程,废液成分等资料(也可改成学生较熟悉的厂:如印染厂、电镀厂等)。 (1)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2)有关污染的证据(COD、BOD值)。 (3)有关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 2、各组间交流收集的资料,由课代表整理后,分发给每一学生。 3、让学生阅读课本P141的内容,分组自编、自导、自演围绕课本内容展开的情景表演剧。具体要求:演出时间:5——10分钟;剧中人物有:造纸厂厂长、村厂、农民、果农、渔夫、学生代表、法官;剧中各人物须阐述各自观点,并通过讨论作出裁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