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②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德治属于思想建设 ③法治依靠其权威性来规范社会成员,德治依靠其感召力来引导社会成员 ④两者相结合是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5、2008年8月29日,为期5天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材料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有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②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④有法可依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前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6、针对各地矿难频发的现象,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对煤矿生产安全实行更加严格的制度和更加严厉的措施。这体现了 A. 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 B. 司法公正是公民合法权益的有力保证 C. 我国的国家机构坚持以民为本 D. 特殊情况下,国务院可以制定法律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7、近年来,为加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务院对该地区实行了投资倾斜政策和其他政策措施。这一事实体现的国家职能是 A.组织和领导我国经济建设的职能 B.协调人民内部利益关系得职能 C.控制地区经济发展的职能 D.制定法律和政策的职能 28、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包括 A.中央军事委员会 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C.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9、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利息税。这表明 A.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C.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D. 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30、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为了更好地反映民情民意,部分人民代表在互联网上利用QQ、E-mail、Blog(博客)等现代信息交流方式征求网民意见,并及时予以反馈,深受网民欢迎。这表明人民代表 A.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 B.对人民负责 C.是人民意志的表达者 D.受人民监督 31、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是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依法治国理解正确的有 A.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B.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C.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D.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三、简答题(共23分) 1、2009年10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节日,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国的盛大节日。胡锦涛主席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1)请问我国的《宪法》第一条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明确规定的?我国国家政权的本质是什么?(3分) (2)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强调,我们将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请简要回答: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哪些政治制度?(4分)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