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频道整理《高二政治知识点:把握思维的奥妙》,供高考考生参考,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部分) 2.4、物质决定意识 2.4.1、2.4.2、2.4.3、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与形式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2.5、意识的能动作用 2.5.1、2.5.2、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和表现 ◎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特点和表现: 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目的计划性; 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自觉选择性 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主动创造性 ◎人的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 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人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原理内容】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高考频道将第一时间发布高考报名信息、高考招生简章、自主招生等考生关注的热点资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