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通过认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及意义,提高认识问题实质的能力;通过研究教材、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参与讨论等活动,能掌握基础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得到正面的思想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使之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能养成明辨是非的品格,能体会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决心和信心,能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教学难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治”与“法治” 中国古代就已经提出“垂法而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法制思想,但是,在专制主义的时代,君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法只是他们手中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已,而实质只能是君主的“人治”。西方近现代,所实行的“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也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专政的工具。而只有到了社会主义时期,随着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法律才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依法治国”成为广大人民的衷心呼声。然而“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却也并非一帆风顺,这期间多少事故,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同来了解。 【推进新课】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多媒体】展示“文革”图片营造的浓厚的历史氛围【共同探究】请归纳出“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具体表现。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归纳展示:①批斗“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历史上最大冤案,②煽动群众冲击党政机关,“全面夺权”,③“天安门事件”。 简单介绍建国以来我党在经济政治领域的一些活动,【共同探究】要求学生讨论分析造成文化大革命的种种原因。 学生活动:讨论并得出结论,1)历史上的左倾错误日益严重,2)毛泽东的错误判断,3)江青林彪别有用心的利用,4)民主法制的不健全。 【学思之窗】刘少奇为什么在当时没有起作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左”倾错误严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支持“砸烂公检法”,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和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无法起到保护公民权利的作用。 【课外历史】刘少奇生平简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