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主要说明 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拥护B.工农联盟已经出现严重危机 C.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D.这种政策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9.新经济政策的最大成就是 A.使苏俄度过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B.巩固了工农联盟,成立了苏联 C.挫败了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D.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0、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最本质的特点是 A.用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B.权力高度集中,缺少群众监督 C.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D. 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作用 战后初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据此回答11-17题。 11. 巴黎和会上,英法美三国争夺的焦点是 A.争夺欧洲地区和世界霸权 B.争夺德国海外殖民地 C.争夺处理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动权 D.争夺对国联的操纵权 12.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主要表现在 ①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过分膨胀 ②战后攫取世界经济霸权 ③美、英海军并驾齐驱 ④美国成为亚太地区霸主 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3.不能反映英国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政策的是 A.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 B.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C.贷款投资帮助德国恢复经济 D.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1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15. 下列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 体现了战胜国的意志和资本主义大国瓜分世界的野心 B. 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 C.形成了英法控制西方,美国控制东方的两极格局 D.它建基于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的基础之上,是不稳定的 16、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这种情况说明 A.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 B.英法的经济实力仍比美国强大 C.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D.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心在拉丁美洲 17、下列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使英法和美日都能分享地区霸权 B. 使美国领导世界的计划落空 C.为世界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D.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矛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