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汇集整理《高二地理备考:人文地理第三章3》 五、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 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 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佳区位)。 (2)工业分散的条件:①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 ②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 六、传统工业区 1、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传统工业区多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鞍钢发展的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我国宝钢发展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进口) 2、存在的问题:① 以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 ② 原料、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经济效益下滑; ③ 环境污染严重等。 3、解决措施(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发展科技:发展科技,促进旅游,繁荣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3)优化环境:消除污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4、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区)的转型: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资源(无论是矿产、土地和人力资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条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经济转型。如山西大同转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煤炭的深加工和新兴工业,河南平顶山的转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发展盐化工。 5、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特色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辽中南地区:重工业基地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资源缺乏; 京津唐地区: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丰富的铁、石油、海盐资源,便利的交通,靠近山西能源基地,统一的电网,水资源缺乏; 沪宁杭地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资源,常规能源资源缺乏;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靠近港澳,侨乡,易吸引外资;经济特区开发早,有技术和管理优势;劳动力丰富,常规能源资源缺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