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质点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2、将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 当运动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 ◆物体本身的大小不是能否看作质点的标准,而是与其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空间范围相比较。 (1)平动(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的物体,可以用物体上某一点来代替整个物体的运动,将物体视为质点。 如: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而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就不能将地球视为质点。 (2)转动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3、轨迹:运动质点通过的路线,叫做质点运动的轨迹。 直线运动 运动(按轨迹分) 曲线运动 四、时刻和时间间隔 1、物体的运动总是伴随着时间和空间而进行。 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表示一个点,而两个点之间(即两个时刻之间)对应的线段表示时间间隔, 简称时间。 3、时间的法定计量单位:秒、分、时,它们的符号分别是s、min、h。 五、位移和路程 1、位置:运动物体在某时刻处在空间的某个点,就叫物体的位置。位置可以由坐标描述,如:A点位置由A(x,y)描述。 2、位移: (1)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质点在这次运动中发生的位移,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2)位移是矢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通常用字母s表示位移。 3、路程: (1)路程是指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4、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1)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2)位移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而路程与路径有关。 【课内练习】 教材练习一:P21——(1)、(2) 【课外作业】 教材P22——(5)、(6) 【板书设计】 【教学随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