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学生掌握教材重点,更好地高效率的进行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各科知识点教案,让同学们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下是《高一政治教案:收入与分配(1)》,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教案:收入与分配(1) ![]() 第7讲 个人收入的分配 【知识回扣】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分配制度: 决定分配, 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直接原因),把按劳分配与按 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2.分配原则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必要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 。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在 所有制范围内实施。 2.按生产要素分配 (1)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包括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土地、资本等要素。 (2)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 、 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 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 充分涌流,以造福于民。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 公平,而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 2. 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①原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 , 。 ②措施:第一、坚持和完善 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第二、保证 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第三、 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 (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1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重要提示】 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 产品分配方式 生产资料公有制 定 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的适应范围只限于公有制经济内部,而不是全社会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都适用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所得的工资、奖金、津贴都属于按劳分配的形式。同时,虽然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却不能反过来说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一种分配形式,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等并不属于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也实行有按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如股份)。 2. 深化整合:辩证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导致分配结果的悬殊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社会公平。为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 3. 温馨提示: 合法收入(包括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国家保护 非法收入(包括非法的劳动收入和非法的非劳动收入):国家取缔 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 【例题1】(08·上海)今年我国首次实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制度,在如图所示“所得项目”中属于资本要素分配的是( ) A.①⑤ B.⑤⑦ C.⑦⑧ D.①⑧ 【例1】(09·安徽)为了“扩内需、保增长”,2009年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 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居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属于( ) A.债务收入 B.红利收入 C.劳动收入 D.资本收入 【例题3】(08年广东) 表 某私营企业出口的DVD机的成本与利润表(单位:美元) 产品售价 制造成本外国专利费 纯利润 员工工资其他费用 DVD(台)32 310 18 1 上表中员工工资与外国专利费分别是按什么生产要素分配得到的收益 A.劳动、资本 B.资本、技术 C.管理、技术 D.劳动、技术 重难点2 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 1.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状况及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我国居民收入贫富差距过大,而且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2)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收入向高收人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 (3)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4)行业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 2.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原因(为什么) (1)理论依据:①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②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2)现实意义: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②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⑤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怎么办) (1)根本途径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人民收入,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坚持“效率和公平统一”的分配原则,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 (4)加强法制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反对就业歧视和工资歧视。 【重要提示】正确理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将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 【例题4】观察右图,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工不同酬应不同,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聘用工 B.容易导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 C.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D.初次分配也应注重公平 【例题5】(08海南卷)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 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 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 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例6】(09·江苏)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 )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