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学生掌握教材重点,更好地高效率的进行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各科知识点教案,让同学们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下是《高一政治教案: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教案: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情景诱思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如何在实践中自觉贯彻?这是我们需要从思想上、观念上加以解决的重大认识问题。 思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还有哪些? 知识归纳 如何理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中,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增长应建立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 (1)所谓优化结构应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优化地区结构:一方面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建设,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的差距。 (2)所谓提高效益包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少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一是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社会效益: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考虑社会效益的提高,即企业的外部经济性,包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承担社会责任等。 延伸应用 1.胡锦涛强调:"我们不希望也不追求过高的速度,我们更看重的是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更看重的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更看重的是民生的改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 ) ①经济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经济发展方式应当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③经济增长不能忽视经济效益 ④经济增长是我们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选项④中"根本目的"说法错误,答案选A。 2.多年来,GDP一直是我国经济评价的重要指标。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GDP的增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B.GDP对经济的评价并不全面,不包括经济消耗和环境指标等方面 C.GDP的增加意味着经济实力一定增强 D.片面追求GDP的增加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答案 C 解析 此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C项入选。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在经济方面的新要求有( )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③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③说法不准确,准确说法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不是经济目标。排除B、C、D三个选项。 更多2015年高考备考资料、2015年高考动态、高考改革信息,请关注高考网(http://gaokao.koolear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