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真山民《山亭避暑》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06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真山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山亭避暑
    真山民[注]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
    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
    竹色水千顷,松声凤四檐。
    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
    [注]真山民是宋朝的遗民,他痛遭国亡,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题目中“山亭”是气候凉爽而宜于避暑之处“暑”字寓有深意,暗指元朝统治的残酷。
    B.“地皆宜避暑”一句明点“避暑”,寄托了诗人自己避开元朝的虐政而隐居不仕的意思。
    C.“人自要趋炎”一句中“趋炎”暗讽降元朝、做贰臣的那些人,和诗人形成鲜明的对照。
    D.水色千顷,松风四檐,竹松掩映,诗人颈联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写山亭的凉爽。
    15.人在山亭,可写的物事甚多,诗人为何选取翠竹和青松来表情达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D解析:D.颈联并没有从触觉的角度写山亭的凉爽。
    15.“松”“竹”“梅”素为文人雅士喜爱,有“岁寒三友”之称,诗人选取了挺拔有节的翠竹、坚毅不屈的青松,(2分)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特立独行、洁身自好、隐居养廉的品质,(2分)也体现了诗人作为一个大宋遗民不降志辱身、永不屈服的骨气与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