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学生掌握教材重点,更好地高效率的进行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各科知识点教案,让同学们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下是《高一政治教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制度》,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制度 教学目标:通过讲评,让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个基础把握,能够准确运用所学,分析完成相关试题 教学重点:解题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 1.(2008四川卷35)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确保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C ①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②享有独立的立法权③依法管理内部事务④依法行使自治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建国以来,根据我国民族状况自身特点,民族自治地方式民代表大会依据全国人民代表 会制定的有关法律,先后制定了若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全国依法建立了155人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国家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回答33-34题。 2.(2008重庆卷34)材料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①符合我国国情②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③体现了各少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008江苏卷10)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 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C A.民族团结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4.(2008广东卷16)据2004年《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约3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这表明B A.我国保护各种宗教活动B.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C.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5.(2008海南卷8)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D ①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 ②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③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 ④蒙古族在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2008全国卷Ⅰ39)(5)"土尔扈物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分)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娄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民族区域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总结:略 作业:背诵相关知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