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第2/6页 ○1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 第三共和国(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行政权归于总统;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司法权归于最高法院,由参议员授权组成。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共和派终于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性职位掌握在自己手中;资产阶级各个集团在国家政权中都占据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体最终确立;它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建立:1871年宪法,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政体:统一后的德国为邦联制的君主国家; 立法权: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实际上是上议院;帝国议会实际上是下议院 行政权:皇帝是国家元首;宪法授予巨大权力。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是内阁首脑,拥在绝对权力 ○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性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4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 消极影响:君主制被保留下来,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积极影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德国迈入资本主义门槛,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5意义: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制度的确立;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1、1840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3、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旅游、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暗通航等。 不久,英法火烧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责任编辑:admin) |